哇哇地哭了起来。
年轻的护士陈珊见状主动把萧萧抱了起来,耐心安抚,唱着儿歌哄萧萧开心,不一会儿萧萧的情绪就稳定了下来,开心地笑了起来。萧萧紧紧搂住陈珊的脖子,久久都不愿意松开,显示出对这位“临时妈妈”的无限依恋。
“他抱我抱得可紧了,抱他的时候不觉得累,放下的时候两只胳膊又酸又麻。”陈珊说,在麻醉恢复室,她一直抱着萧萧足足有半个小时,直到萧萧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,经过麻醉医师全面评估后,她才把萧萧护送回病房。
护士陈珊出生于1993年,虽然年轻,但言语神态间流露出对小患者真诚的关爱。陈珊坦言:“我很喜欢孩子,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见不到亲人,一定会感到害怕,我就很自然地想把他们抱起来安抚。”
据了解,陈珊工作的麻醉恢复室是麻醉后未完全清醒的患者观察复苏的场所。在手术室接受手术麻醉后未完全清醒的患者都会被送到这里,接受至少30分钟的密切监护和观察,直到各项监护指标正常后才可护送回病房。在这些患者中,有成人也有儿童。对于特别年幼的患儿,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,更需要麻醉护士的特别关心。
“对于年幼的宝宝,无法用言语沟通,我们会通过观察四肢、面部、口唇的颜色,手术部位的情况,结合患儿的心率、呼吸、血氧饱和度等监护指标来判断他的情况。”陈珊说,孩子哭闹表明意识已经清醒,医护人员的安抚能减轻孩子的恐惧,也能更好地判断孩子的状况,充当“临时妈妈”已经成为麻醉护士的工作日常。
对于成人患者,麻醉复苏期的焦虑和紧张也同样存在。陈珊说:“对于意识已经清醒的患者,我们会及时告知患者手术已经结束,目前正在麻醉复苏观察中,嘱咐患者不要担心。”与此同时,她们密切关注着患者术后的病情,出现病情变化时会协助医生及时有效地处理。对于意识已经清醒的患者,她们还会对患者进行术后健康指导。通过密切地监护和护理,大部分患者会平稳度过手术后的麻醉复苏期。
由于患者疾病病种、合并的基础疾病不同,手术风险和麻醉风险也不同,每个患者术后复苏经历的时长、表现的症状也不尽相同,不排除会发生意外情况的风险。术前麻醉医师的全面评估、术中麻醉管理和术后复苏期的密切监护缺一不可。“如果把做手术比作一次飞行,那么术前麻醉诱导和术后复苏就是飞机的起飞与降落,都是非常重要的。”陈珊对记者这样说道。(刘理扬 张淼 记者 唐萌 文/图)
周末强冷空气再度来袭 在度过寒冷的一周后,本周安徽省天气将以晴暖为主,各地温度逐步回升。但周末预计强冷空气会再度来袭,平均温度预计下跌8℃左右。据省气候中心监测,受强冷空气影响,上周安徽省异常严寒。1月8日早晨全省平均最低气温-9.6℃,为今年入冬…【详细】
安徽住建领域将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 最高50万元 如果发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,欢迎社会各界来举报。近日,省住建厅下发通知,今年将完善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,通过逐步建立群防群治、公众监督机制,消除各类安全隐患,防范伤亡事故发生。安全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都可以举…【详细】
去年安徽法院办结案件约155万件 结案率全国第2 1月11日,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了去年在审判执行质效、诉讼服务和扫黑除恶的工作情况,记者在全省法院执法办案新闻发布会上得知,2020年,全省法院办结约155万件,结案率位居全国第二、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增强了人民群众法制获得感…【详细】